欢迎您访问贵州民族大学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训练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贵州赛区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1-05-20 11:12

2021年4月24-25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贵州赛区选拔赛)在贵州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赛事共有12所高校208支团队933人参加。本次大赛包含三大赛道9个赛项(工程基础赛道:①势能驱动车、②热能驱动车;智能+赛道:①智能物流搬运、②桥梁结构设计、③生活垃圾分类、④水下管道巡检、⑤智能配送无人机;虚拟仿真赛道:①工程场景数字化、②企业运营仿真)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以“重在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是一项旨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本届升级后的竞赛体现新高度、新维度、新水平、新举措、新标准,围绕大工程、大智造,体现了最新工程教育理念和质量评价体系。

此次省赛我校共有14支团队54名学生参加势能驱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水下管道巡检、虚拟仿真、工程场景数字化、企业运营仿真项目的角逐。

参赛师生合影

我校学生梁姝作为参赛代表在开幕式上宣誓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4月24日,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我校11支团队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团队从下午7点便开始进入比赛社区,这是一项根据现场的新规则、新要求对作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调试的比赛项目,主要考察学生们工程训练综合应用能力。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做好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保障,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社区赛项才结束。

4月25日,进行最后的决赛。最终我校参赛团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的优异成绩。

比赛现场,我校水下管道智能巡检项目参赛队

比赛现场,我校势能驱动车项目参赛队

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项目

我校部分指导老师合影

本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同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赛学生的努力准备密不可分。自2020年9月起,我中心便成立了竞赛工作小组,其中中心主任梁毅为校赛负责人,其余成员老师分别负责各自赛道的动员和团队组建工作。

竞赛工作小组成立以后,工程实训中心便开始赛事的组织和动员工作,积极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商学院等老师开展多场竞赛动员会。在老师们的积极动员下,最终围绕其中七个赛项组建了25支队伍。自2020年9月起,中心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展培训和指导。其中蔡亚庆老师开展比赛规则解析会、开源硬件培训。张文勇老师围绕电子电路及图像识别开展培训,姚冰老师围绕机械设计及机械加工开展培训,田双老师围绕企业管理开展培训和训练。

同时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思路,我中心蔡亚庆老师开设了全校性选修课《科技创新训练与制作》,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课程项目实践和参加学科竞赛。

重力势能项目(即无碳小车)是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的传统项目,每一届的比赛都有该项目环节。基于上一届总结的经验,在学生培训、方案制定及材料采购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把关和控制,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出现。由于本届的势能小车项目的竞赛规则不同于以往,其难度也有所增加,故而在方案制定阶段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在参照对比了多种方案后,最终确定以凸轮来控制轨迹的方案。制作环节中主要用到的设备包括中心的3D打印、激光切割以及数控车等设备,由于参赛学生(苏维欢、王元青、唐考么、汤雷等)对加工设备不熟悉,每个零件的加工都需要指导老师进行细心的指导,特别是数控车床的操作。最花时间的是最后的调试环节,理论设计得十分完美,但组装好小车后各种问题就浮出了水面,反复的调试修改是最考验忍耐力的,为了最后的比赛,指导老师经常陪着学生加工、调试到晚上,到临近比赛的时候,更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调试,期间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最终在师生们的努力下都被一个个的克服、解决掉了。

比赛前夕,学生们为追求参赛作品的完美,在工程实训中心进行无数次的调试与训练;姚冰、严晓波、蔡亚庆等多位老师经常同学们一起调试作品直到深夜凌晨。为了让学生们能参与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进行训练,田双、管敬韬两位老师联系了重庆大学准备参与企业运营仿真赛项的指导老师彭霜,搭建了两校合训的平台。

经过校赛选拔,我校最终从25支队伍中选出了14支队伍参与省赛。为使得参赛队伍专心参与竞赛,我中心安排了车辆负责参赛团队及作品的接送,最大程度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省赛结束后,指导老师和同学生们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将每位参赛者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存档,为今后参加比赛的同学留下宝贵的资料! 

 


图/文:蔡亚庆

一审:蔡亚庆

二审:黄成泉

三审:梁毅